一天之內參觀了四個博物館

我個人很喜歡看博物館, 當初單身赴任時, 週末都會跑到博物館待著, 北京故宮更不用說了, 幾乎每年都會去一次, 雖說大陸的博物館文物不是太豐富, 但是比較擅長說歷史故事, 只要說說歷史上那些地方所發生過的事, 就夠讓人悠然神往的了。

由於元旦假期只有三天, 跑不遠, 加上老婆兒子還沒回來, 因此決定還是到北京來個博物館之旅。原先的計劃是三天都待在北京, 後來臨時變更計劃, 元旦上午先去幾個年輕同事家拜訪, 然後傍晚再去北京, 到了北京後, 又覺得其實不必待到一月三日, 二日晚上就回來就可以了, 這樣可以省一天的旅館費, 只因此會少了一個上午的旅行時間, 兩相比較之下, 就決定壓縮一下行程, 統統排到一天來走。

結果我還真的達成目標了, 在九個小時之內, 密集地看了四個博物館, 而且在市區內只使用地鐵當交通工具, 整個二天一夜的旅行, 含住宿門票和往返北京的火車票, 總共花不到人民幣600元。

閱讀全文〈一天之內參觀了四個博物館〉

尷尬的年齡問題

因為自己在學校讀書的時間比較長, 畢業出來參加工作的時間也就晚, 我出社會找到真正的第一份全職工作時, 已經33歲了 (之前讀研究所時兼職的工作基本是不被承認和計算的)。所以一直以來, 年齡和工作年資不對等的問題, 就不斷的困擾著我。起先因為自己還年輕, 一時之間也不太在意, 但是隨著工作年資的加長, 這個情況就開始慢慢的變成一個必須時常面對的問題。

閱讀全文〈尷尬的年齡問題〉

好冷的初冬

這幾天華北地區大幅降溫, 我住的地方因為比較乾燥, 所以沒有下雪, 但是颳起風來走在路上還是很冷, 其實一般冬至以後才開始數九, 一九二九不出手, 今年冷得比較早, 十一月就來了場大雪, 十二月上旬手就凍得沒法離開口袋了。唯一的好處, 就是衣服乾得快, 老婆回台灣去避寒, 衣服天天自己洗, 倒也不成問題, 晚上洗好了晾起來, 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穿。

閱讀全文〈好冷的初冬〉

台大的哭牆

哭牆, 本來指的是耶路撒冷舊城中的一段聖殿護牆, 千百年來流亡各地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朝聖時,  便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所以被稱为哭牆。而台大裡面也有一座木製的哭牆, 但是到民國76年左右就消失了, 如果你問45歲以上的台大人, 他們都可以告訴你哭牆的準確位置, 就在小小福對面的那排磚造平房, 也就是理髮部/洗衣部那裡, 在騎樓外側有一排木製的佈告欄, 那裡, 就是台大的哭牆。

閱讀全文〈台大的哭牆〉

上海磁浮體驗記

一般去上海出差, 國內航線大多是走虹橋機場, 所以對上海浦東機場的磁浮試驗線慕名已久但總是沒有機會體驗, 這次出差到浦東區開會, 突然發現我所在的城市有一班夜間航班是飛往浦東的, 時間也相當合適, 因此就訂了航班, 又可順便體會一下這條距離只有30公里, 搭乘時間只有8分鐘的高速軌道線。

上海磁浮

到達機場, 出關後, 步行約10分鐘可以到達位於兩座航廈間的磁浮車站。

閱讀全文〈上海磁浮體驗記〉

今天開了facebook帳號

周日有一點鬱悶, Sunday Blue, 想起有接到朋友邀請我去facebook開個帳戶,但是大陸這裡基本上是封鎖facebook的, 得要使用穿牆軟體, 所以一直也就很懶的去, 但今天實在太悶了, 所以就特別去了開戶了, 上去後才發現, 原來社群網站長得都很像, 跟我幫大學同學架的網站架構很相似, 只是用戶實在多得不得了, 一下子就找到幾十個朋友在上頭, 想想到大陸工作二年多, 幾乎和以前的朋友們都失聯了, 或許用這個可以再取回一些連繫吧..

我的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jacklo99

 

今年華北冷得早

才十一月就下了兩場大雪,我們這裡情況還好,河北那裡靠太行山和燕山的迎風坡,幾乎可以說已經在鬧雪災了,這裡雪雖然不大, 但是氣溫還是很低, 一週以來都在零度左右徘徊。可以說是氣候暖化以來很少見到的低溫。

不過這樣也不錯, 因為我發現後陽台的新用途, 就是可以拿來當冰箱的冷藏櫃用了, 一般北方的室內都有暖氣, 但是陽台則只比室外高個一兩度, 所以平均就是0-4度左右, 只要不放在太陽直射的地方, 就跟放在冰箱的效果相當, 放一些飲料和水果其實相當不錯, 空間也很大。

不過有太陽的地方就不太好了, 像我的辦公室, 到了中午陽光直射入窗, 雖然外面很冷, 但是因為隔了一層牆, 輻射熱還是會進來, 桌上的東西可以熱到30度左右, 觸手竟會有點燙, 當然因為晝夜溫差大, 所以很快到了四點鐘太陽一下山, 又馬上冷了下來。看來今年的冬天會很長。

一定要推薦的漫畫網站 PHD Comics

因為自己雖然己經走過這一段, 但我還有個在同樣苦難中的妹妹, 加上目前也身為幾位博士後研究員的指導者, 所以看到這個專門描寫研究生生活(包括碩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後研究員與他們的指導教授)的漫畫網站( http://www.phdcomics.com/comics.php ), 立即令我迷上了這系列的作品, 漫畫本身主要是四格漫畫型式, 偶而也有單格的作品, 幾個主角的故事線也都非常生動, 用亦莊亦諧的手法道出了研究生活的點點滴滴, 但我更欣賞的是一些帶有諷喻意味的單格作品, 例如下面這個:

[科學新聞的循環](The Science news cycle) 正好與最近我所提到的媒體誇大與刻意製造民眾恐慌的現象有很多不謀而合之處:

閱讀全文〈一定要推薦的漫畫網站 PHD Comics〉

更新我的連結

看來老同學們都慢慢透過這個blog取得一些聯絡, 真好~

不過因為我一路唸過的學校比較多, 為了避免大家走錯地方, 故我在blog右側加設了幾個連結, 讓大家可以連到正確的版面, 其中西門國小和大學時代的同學會不在我這裡, 北師附小和十全國小的暫時以我的blog頁面為連結點, 日後人氣更旺時我們再來找獨立的位置吧~

同學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