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FB上借來的…好懷念….
在塵世中與許多人事物的刹那間交會
從FB上借來的…好懷念….
在大陸的商店裡偶然發現了這款產品, 原來日清仍然保留了當年起家的第一款方便面, 而且在中國大陸也有生產。日清公司是在1950年代第一個發明速食麵的公司, 這間公司的創始人安藤百福(本名吳百福)是歸化日本籍的台灣人, 借用了台灣的雞絲麵/鍋燒伊(意)麵的概念, 工業化成即沖即食的泡麵。1960年代後期, 又傳回台灣來, 台灣的商人山寨了這款產品的包装, 取名為"生力麵", 開始了台灣的泡麵事業。也讓自己的產品成了泡麵的代名詞。小時候因為爸爸去日本出差時有帶, 所以我吃過原版, 更多的是吃台灣版的生力麵。
日子過得好快,一下子五年就過去了…
因為人在中國大陸工作, 和台灣的生活圈已經有些疏遠了, 加上一些注意力被分散到微博和FB上, 但是blog還是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會努力盡量挪一些時間來寫它的..
前幾天在市區的7-11(我人在中國大陸北方, 此處不是台灣的7-11), 看到了一款久違了的產品。一下子多年前的回憶就都湧上心頭。
十幾年以前我在台灣優沛蕾工作時, 曾經和亞洲地區的優沛蕾特許授權公司做過技術交流, 賓格瑞公司就是韓國生產優沛蕾的公司, 這間公司本身也是一間綜合食品公司, 但並不是韓國最大的, 他們有做方便面但比農心規模小, 但據說飲料是他們生意中最大的一部分, 而其暢銷多年的, 就是這一款經典的香蕉調味奶。先上照片:
2008年寫過一版, 2010和11年各更新了一次, 現在再更新一下吧.. (在機場過境轉機的不算)
我在我的上一篇文章找出了中國大陸媒體所謂”十大人造災難食物”的新聞源頭, 其實不過是一份英國超商的美食畫報, 在2007年邀請一群大廚師, 美食評論家和歷史學家, 針对飲食文化的票選活動,除了選出了一百個有關食物且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 同時也選出了他們所認為的十大災難時刻。 經過英國消費休閒性報紙”每日郵報”的轉載,被引述到中國, 中國的媒體工作者和健康衛道人士一看到這份名單就異常興奮, 立即把標題改為”英國評出十大人造災難食物”,指涉并用來佐證這些食物具有不營養,不健康,不安全等問題。
這十大災難時刻的排名依序是: 1.人造黃油; 2.費城乳酪牛肉三明治(Cheesesteak); 3.肯德基; 4.Lymeswold乳酪(一種並非以發源地命名的商品乳酪); 5.SPAM罐頭火腿肉; 6.Quiche法式鹹派(有點像是中國的韮菜盒子); 7.Ploughman’s lunch (農夫午餐,一種在PUB中販賣的冷食套餐,使用切達乳酪, 火腿, 生菜, 夾在面包中食用); 8.杯裝方便面; 9.味精; 10.油炸瑪氏能量棒(一種油炸點心, 也可以油炸士力架花生巧克力棒)。
其實這其中並沒有特別和食品安全或是營養健康直接相關的科學成分, 更多的是偏重文化性質的問題, 前文我也分析過, 評審中沒有食品科學專家, 也沒有醫學界人士, 只是一群大廚師, 美食評論家和歷史學家的票選, 如果它真是一個關乎營養健康或食品安全的票選, 就無法說明為何肯德基排名在乳酪牛肉三明治之後? 更無法說明法式鹹派和農夫午餐為何排名在味精和杯裝方便面之前?這引發一個好奇, 究竟評審們的評選標準是什麼?
我在我的上一篇文章找出了中國大陸媒體所謂”十大人造災難食物”的新聞源頭, 其實不過是一份英國超商的美食畫報, 在2007年邀請一群大廚師, 美食評論家和歷史學家, 針对飲食文化的票選活動,除了選出了一百個有關食物且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 同時也選出了他們所認為的十大災難時刻。並沒有和食品安全或是營養健康直接相關的科學成分, 更多的是偏重文化性質的問題, 經過英國消費休閒性報紙”每日郵報”的轉載,被引述到中國, 標題就被改為”英國評出十大人造災難食物”,指涉并用來佐證這些食物具有不營養,不健康,不安全等問題。
由於中國大陸的新聞報導, 十有八九都不是原創,因此這篇看起來還算有來源, 有內容的文字, 就在網路上不斷的被轉載和再引用, 然後產生了各種經過再加工的變造版本, 讓報導更具有目的性, 以期製造消費者對食物更多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