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談過了這款產品, 被我列入常吃口味的, 首選是魚香肉絲, 其次就是這款雪菜冬筍。
Category: 我吃故我在
北京新街口美食
這一陣子幾次去北京度周末都選在新街口(西直門內大街)的經濟型酒店住宿, 因為它離地鐵四號線近, 交通和生活機能都很方便, 更重要的是價格便宜。比較麻煩的是吃的問題, 謙謙出門就只認定一個吉野家, 要不就是麥當勞, 剛好新街口這二間餐廳都有, 所以我們就沒有機會再去吃別的餐廳, 全部都當孝子陪公子吃飯。
大陸的咖啡不苦
我和老婆並不是太講究喝咖啡的人, 大概是那種一個月會去一次星巴克的嗜好度, 平時能有個即溶咖啡或是到速食店點個咖啡就算滿意的這種人。真的很需要喝咖啡時, 三合一即溶咖啡或伯朗咖啡也能湊和。但是到了大陸, 卻苦於買不到適合自己的咖啡。
康師傅出非油炸方便面(2)-鮑汁雞湯口味
我個人不愛吃海鮮味的方便面, 所以這一款口味我思考了很久要不要買…後來想想他有雞湯, 應該還好, 而這種方便面也不太可能放什麼昂貴的鮑汁, 所以我就買了, 一吃之下就後悔…因為鮑汁味實在做得太像了, 像到我會覺得不喜歡..(矛盾ing)。
康師傅出非油炸方便面(1)-和味牛腩口味
前幾天去廣東出差, 終於買到了傳聞已久的康师傅非油炸方便面。這支產品在北方沒有售賣, 只是一個區域性產品。有三種口味, 只是我個人不愛吃海鮮味的, 所以只試了它的和味牛腩口味和鮑汁雞湯口味。
三全常溫微波方便米飯(1)-魚香肉絲口味
2010年春節過境香港(3)
過完春節仍然是經由香港回程, 這趟特地要繞道, 主要是為了結清香港中國銀行的帳戶, 其實若就網路銀行的親和性來說, 中國銀行是不錯的, 甚至比匯豐銀行要容易操作, 但是它有一個大問題, 就是非營業時間不能下單, 像我這種需要前一天晚上下好單, 第二天再看有沒有成交的客戶, 就很不方便。加上匯豐是我主要的往來銀行, 所以中國銀行就成了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雖然也有一點點錢放在裡頭, 也買了一檔股票, 但就是很多餘而且不方便, 有的沒的的規費又很多, 扣得有一點心慌。所以才下定決心要關掉它。
2010年春節過境香港(2)
2010年重新過境香港, 發現機場禁區內的飲食街也做了一些改進, 原來只有二間港式快餐, 以及像味千拉麵與漢堡王等日式西式快餐, 到了香港當然要吃港式食物囉, 所以當年雖然有一點小貴, 但也只好忍痛消費。我主要是吃皇府這一間, 隔壁的潮汕美食比較沒試過。今年一去, 發現皇府的生意變得不太好, 主要當然是消費者用腳投了票。
2010年的皇府生意不太好。可能是因為除夕, 生意更顯清淡。
農心土豆排骨拉面
農心的方便面, 向來和日清一樣, 雖然都是在中國大陸生產的, 但走的都是高價路線, 因為他的調味料體系做得比較好, 所以成本也壓不下來。這一款是它的不辣版, 土豆(就是馬鈴薯)排骨口味。吃起來味道還可以, 和日系泡麵一樣, 吃的時候不會香氣撲鼻。就給個65分好了。
2008年初絕版的康師傅料珍多方便面
因為2008年當時吃的時候手邊沒有沒有相機, 所以是用手機拍的, 不太清楚。想說己經絕版了, 還是把它放上來吧。這是一款附有軟性調理包的泡麵, 在當時的中國大陸, 價格是非常高的, 一碗定價8元, 量販店裡促銷價好像曾經有過6.5元, 但當時一包袋裝方便面才1.5元, 碗面才3元, 所以它超過了當時消費者的心理界限, 因為一份像樣的快餐在當時也不過才五元。就像台灣的泡麵如果賣價超過50元, 一般人寧可吃超商便當也不會願意吃泡麵吧。因此在我登陸工作不久後, 它就停產下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