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中國錢幣博物館, 北京規劃展覽館和北京警察博物館的參觀後, 其實腳己經快要走斷掉了, 包括參觀和移動都是步行, 從東直門地鐵站走出來時已經下午三點了, 等於從早上八點開始連續走了七個小時的路, 而從東直門走出來時, 問了好多人都不知道附近有這個博物館, 後來我用手機GPS導航了一下, 居然指到了東直門外大街一個社區的裡面, 沒想到還真是的, 走進這個高層社區, 就像是一個中庭花園一樣, 在水泥森林裡面包著一個古色古香的自來水老廠房, 趕在三點半停止入場前買了門票進場。這也是我2010年1月2日北京博物館之旅的最後一站。
Category: 中國經驗談
2010元旦博物館之旅(3)–東交民巷使館區和中國警察博物館
這是2010年1月2日, 我的北京博物館之旅第三站, 之前去了中國錢幣博物館和北京市規劃展覽館, 走到這裡時, 己經下午一點半了, 腳好酸.. 東交民巷是歷史上有名的區域, 清朝時政府戰敗, 各國聯軍兵臨城下, 就在這裡建立了使館區, 也是北京城內少有的歐風建築群。現在這裡保存得還好, 變成一個死巷子, 沿著天安門廣場走, 在毛澤東紀念堂東側一個不起眼的階梯走進去, 時光立即倒退150年…
這是巷口的建築, 原麥格里銀行舊址.
2010元旦博物館之旅(2)–北京市規劃展覽館
(哇, 都過去一年了, 才想起要把續集寫完, 下面記錄的是2010年1月2日去北京博物館的遊記)
離開中國錢幣博物館後, 本來想前往位於前門的北京鐵路博物館, 結果還在整修內部, 沒有開放(註: 直到2010年的10月下旬才開館), 因此就直接前往旁邊位于前門東大街上的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印象中這種展覽館在台灣也有, 台中的市地重劃就設有展覽館, 目的是要告訴市民, 城市規劃後的一個宏大願景, 讓市民可以對美好的未來有一個期待, 在大陸, 這種"給你夢想"的方式更是透過3D動畫, 沙盤模型, 以及實體展示等方式做到了極致。
2009年領到的紅本本證書
大陸政府很喜歡動不動就發一些證書本本, 以證明你的某些身份, 有點像是古代的皇帝, 喜歡沒事就給你一個" 賜同進士出身", "賞紫禁城內行走"..這類的虛銜, (台灣則是發一紙聘書, 比較簡單), 2009年我也拿了一本, 據說這種證書以前台灣人身份是不能拿的, 但是不知怎的我也莫名奇妙的拿到了。只是我有點好奇, 擔任這種中國大陸政府所委派的職務, 換作台灣方面會不會承認呢?
2011年元旦北京博物館之旅
去年元旦, 我在北京一天跑了四個博物館, 今年也不例外, 老婆孩子還在台灣, 正好可以來個博物館之旅續篇。由於上次把幾個集中在一起的博物館一次看了, 所以這次的規劃重點變成–坐地鐵+步行可以到的博物館, 原先的計劃是三天都待在北京, 後來發現博物館星期一都休息, 而今年的一月三日剛好是周一, 沒有博物館開門, 所以還是臨時變更計劃, 元旦中午出發去北京, 到了北京後排一天半的行程來走, 二日晚上回來。
到大陸工作後去過的地方2010版
2008年寫過一版, 現在更新一下吧.. (在機場過境轉機的不算)
新一代日清頂級泡麵"拉王"中國上市-
之前就聽說這個消息, 前幾天到華東出差就在家樂福賣場看到了中國版, 一碗五元人民幣, 比想像的便宜很多(日本版要價相當於20-25元人民幣), 但是因為它只有在華東上市, 所以忍不住就買了下來, 然後我接著去成都出差, 再飛回華北駐地, 二碗泡麵就跟著我的行李飛了大半個中國… 拉王是日本日清公司最高級方便面的品牌, 1990年代就有, 主要用的是保鮮濕面(LL麵)工法, 也就是不乾燥, 而用乳酸保鮮,可以保持口感, 但是經過十幾年, 已經不稀罕了, 現在超級市場可以很容易的買到真空包裝的保鮮濕麵。這一回日清發展了最新版的非油炸乾燥技術, 面條是直條的, 有點像台灣的關廟麵。相當於是日清把拉王這個品牌做了新一代的升級, 據說在中國大陸和日本同時推出, 可見日清對中國方便面市場還是很看重的。
先說結論, 中國版的可以打到85分, 日本版的分數應該會更高一些。
成都龍抄手小吃
這個月出差時間比較趕, 而且是把華東和四川成都的二趟行程連在一起, 所以時間非常緊湊, 但是第一次到以風味小吃聞名的成都, 又怎能錯過呢? 因此只好利用有限的時間, 到春熙路步行街的龍抄手總店吃了一頓晚餐。龍抄手本身是以紅油乾拌餛飩聞名, 另一個好處是, 所有的成都名小吃它都會做, 也都有賣, 雖說可能比起本店有不夠道地與不夠正宗的可能, 但是對於像我這樣趕時間的客人, 可以在一間店儘量吃到全部的小吃, (大陸這裡的說法叫一站購足), 也算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案。
五谷道場新系列-酸菜牛肉麵
酸菜牛肉口味是最近大陸開始流行的一種新口味, 大陸人喜歡的酸菜是又酸又辣, 又有薑絲在裡面, 和台灣人喜歡的酸菜味道很不一樣, 這股風潮應該是統一先做起來的, 它的老壜酸菜牛肉面受到本地消費者的好評, 但是實在味道太重了, 我完全沒法子吃完它, 之後康師傅也跟進, 把以前做成區域性口味的酸菜牛肉面拿來推廣到全國, 口味比較適中, 沒有那麼重(但還是挺重的), 也相當受歡迎, 五谷道場這一款的調味還算ok, 但是畢竟非油炸面的味道就是淡一些, 加上已經是第三品牌了, 所以雖然不太糟, 但是也沒有什麼特殊感, 無非就是跟風而已。
五谷道場新口味-蕃茄牛腩麵
原先因為吃過了它的海帶排骨口味, 對這一款還蠻有期待的, 因為蕃茄也是清淡型的, 應該會和非油炸口味很搭, 沒想到期待越高, 失望也越高, 這一款明顯有著進退失據的問題, 想要做成重口味, 但是卻不夠重, 沒有蕃茄濃湯的口感, 只能說是一款吃過以後完全沒有印象的普通產品, 不能發揮產品的特色, 只好給個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