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很多人都這樣做。而且不同機場的接機者都不約而同的採取這種做法。
Category: 中國經驗談
天乾物燥與加濕機
在台灣, 很多人只知道要買除濕機, 可是在天乾物燥的華北地區, 加濕機才是最重要的小家電。
春節回台灣過年, 剛好碰到連日的陰雨, 連南部那種常年晴朗炎熱的地區, 也都飄著一些雨絲, 台北就更不用說了, 相對濕度幾乎達到100%, 100%的相對濕度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空氣中的水分含量接近飽和, 最明顯的現象就是, 洗好晾在室外的衣服根本不會乾。結果我回大陸收假時, 帶去的衣服只好全部留在家裡。
2010年春節過境香港(1)
2007年我到中國大陸工作, 聽說可以在過境香港機場時直接在機場內的銀行開戶, 然後用網路銀行操作基金和港股的投資, 於是就決定利用2008年的春節, 入境香港開戶, 當時也寫了二篇開戶記: 2008香港開戶記(1) , 2008香港開戶記(2)。
可是一方面這兩年經濟不太景氣, 加上實際使用兩年以後, 我有限的財產也不需要在香港分散那麼多戶頭, 還三不五時地被扣這個那個的手續費, 又加上開放直航, 去香港轉機的機會少, 直因此就決定2010年春節利用返台再跑一次香港, 把其中一個戶頭關掉。
農心土豆排骨拉面
農心的方便面, 向來和日清一樣, 雖然都是在中國大陸生產的, 但走的都是高價路線, 因為他的調味料體系做得比較好, 所以成本也壓不下來。這一款是它的不辣版, 土豆(就是馬鈴薯)排骨口味。吃起來味道還可以, 和日系泡麵一樣, 吃的時候不會香氣撲鼻。就給個65分好了。
2008年初絕版的康師傅料珍多方便面
因為2008年當時吃的時候手邊沒有沒有相機, 所以是用手機拍的, 不太清楚。想說己經絕版了, 還是把它放上來吧。這是一款附有軟性調理包的泡麵, 在當時的中國大陸, 價格是非常高的, 一碗定價8元, 量販店裡促銷價好像曾經有過6.5元, 但當時一包袋裝方便面才1.5元, 碗面才3元, 所以它超過了當時消費者的心理界限, 因為一份像樣的快餐在當時也不過才五元。就像台灣的泡麵如果賣價超過50元, 一般人寧可吃超商便當也不會願意吃泡麵吧。因此在我登陸工作不久後, 它就停產下市了。
台灣的? 盛記腊汁肉白吉饃
不要把低概率的食品安全風險當成世界末日
現在食品安全問題頻傳, 所以現在很多不明究理的消費者, 往往看到食品出了問題, 就立即上綱上線把問題定位成為食品安全問題, 可是就像是狼來了的寓言童話一樣, 警報拉久了就疲乏了, 時間一長更分不清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這些事件和問題。
先來一個問答吧, 一般會被媒體關注的食品問題可以分成以下幾種:
- 偶發性的品質事故, 例如消費者買到變質腐敗的食品, 一般都是個案, 不是大規模或成批量的變質。消費者吃了拉肚子, 指責廠商沒有負起責任。
- 某些不肖食品廠商, 在不乾浄的環境下生產, 或是以次充好, 假冒名牌。但產品本身因為經過了加工處理, 消費者吃不出來, 吃了以後也沒有事。但消費者覺得非常噁心, 或是覺得感情上受到欺騙。
- 食品中被政府或消費者團體檢查出含有不合格的成分, 如微生物超標, 檢出微量化學污染物或食品添加物超過法定標準。
你覺得上面哪一種情況是食品安全事故?
今麥郎上品香腸酸辣牛肉麵
又是酸辣口味.. 嗚, 都說過自己不喜歡大陸的酸辣調味了, 怎麼還是一直買來吃呢? 其實這幾篇食記並不是同時吃到的, 而是好幾個月才吃那麼一次, 吃過以後就不太想寫, 然後就把它放著沒動, 這幾天因為心情不太好, 所以想把欠下許久的BLOG文章都清理一下, 也因此各位才會看到一連串酸辣口味食品的記錄。今天這一款是今麥郎2009年的高檔方便面系列-"上品"的另一個衍生口味, 之前寫過它的上品滷蛋紅燒牛肉麵 , 覺得還不錯, 今天吃到的這款是加熱狗腸的, 加上酸辣口味, 如果你要問我個人的看法, 我是打不及格的, 但是因為這是個人不喜歡大陸的酸辣調味之故, 所以沒有什麼參考價值啦。
光華方便粉絲-肉沫茄子口味
日清開杯樂杯麵-香濃叉燒面
日清的經典方便面產品, 就是它的CUP NOODLE杯麵, 當初在日本一炮而紅, 至今也有四五十年的歷史了, 因此在中國大陸當然也有生產和販售, 也是一款中高檔價位的產品, 在上海比較多, 其他地區則比較少見。這個產品除了口味不斷變化多元外, 另一個特色就是它沒有料包, 相較於中國版的泡麵動輒三四包料, 它的調味料和乾燥肉乾燥菜都直接封在包裝杯內, 消費者只需取出叉子, 再用開水一沖泡就可以吃, 算是方便性的極致。這一款吃起來還不錯, 日系的調味水平果然比較高明, 可能也是成本壓不下來的主因。一樣給個65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