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來大陸工作以後, 大陸的物價漲勢就從來沒有停過, 但是過程一般都是緩慢而漸進的, 也就是大約都以一角錢二角錢這種方式在調漲, 一般人會覺得到超市或百貨商場購物, 總花費有所上升, 以前一大袋大約花個三四十元, 現在一大袋可能就要五六十元, 但又說不出是什麼東西的價格比過去高, 大致是這種情況, 但2010年開年以後, 情況就有一點過份了, 我家門口的早點小攤, 一份早點直接由2元五角漲至3元, 兒子的補習費直接調漲五成, 很明顯這的不只是物價上漲, 而是明顯的通貨膨漲了..
Category: 職場求生錄
尷尬的年齡問題
因為自己在學校讀書的時間比較長, 畢業出來參加工作的時間也就晚, 我出社會找到真正的第一份全職工作時, 已經33歲了 (之前讀研究所時兼職的工作基本是不被承認和計算的)。所以一直以來, 年齡和工作年資不對等的問題, 就不斷的困擾著我。起先因為自己還年輕, 一時之間也不太在意, 但是隨著工作年資的加長, 這個情況就開始慢慢的變成一個必須時常面對的問題。
台灣的物價真的變高了
到大陸工作二年, 比較多的感受是大陸的物價有相當幅度的上漲, 過去到超市買日用品和食物, 大約30-50元人民幣就可以買一大包, 但是現在若要買類似的量, 都得花上100元左右, 讓我開始在懷疑以前使用的一個簡單公式是否還能適用, 這個公式就是加一個零, 如果某個商品的人民幣訂價是10元, 加一個零變成100元, 若這個東西要是在台灣要價100元台幣是可接受的, 這東西就算不貴, 可是當大陸物價上漲, 這個東西會變得讓我覺得只值台幣60-70元, 卻要10元人民幣, 就覺得不划算。
但是這次返台休假, 我才發現, 原來台幣的購買力也在快速下降, 原來我覺得只值60-70元台幣的東西, 現在也一樣要價100元台幣了, 換言之, 兩岸的貨幣購買力是同步在下降的, 所以比例還是相同, 隨便買個小吃或小商品, 二年前我離開台灣時, 都只要大約35元的, 現在都要50元, 全家人吃一頓飯, 原來六七百元可以搞定的, 現在得花掉1000元, 整個的感覺起來, 二年以來物價的上升大約是在20-30%左右。
這讓我不禁想到, 我在三年前僱用一個大學畢業生, 薪資大約是25000元, 而目前的行情好像更低, 一個碩士生大約是34000, 現在也只低不高, 但是生活物價卻高了二到三成, 等於名目工資未增, 實質工資則大幅縮水, 25000元只相當於三年前的19000元, 這樣的薪資要如何維持生活呢? 而大陸的年輕人, 三年前大學剛畢業可以拿到1200, 而三年後則提升到1600元, 名目工資還是有上升的, 因此實質的生活大致是可以維持住的, 雖然還是比不上台灣的工資水平(以購買力來看相當于在台灣以16000的月工資來生活), 但是照這樣下去, 很可能再過不久, 台灣的年輕人就不再會介意到大陸來找大陸年輕人的工作了, 因為生活的品質已經快要接近了。
至于我們這些台勞主管級的薪水, 現在也有名目薪資跟不上物價, 導致實質工資縮水的情況, 但是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 只能繼續努力賺錢和存錢, 能保住現有的工作最重要。
我的手機(1)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 上班族的手機(行動電話)已經是不可或缺的行頭。我個人原來對手機的要求不太多, 只要能接能打, 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存放通訊簿, 大概一台中價位的商務用手機也就足夠了 。但是事情的演變顯然不是如我所想的這麼簡單。
來大陸工作滿二週年了
想一想日子也真快, 自從前年登陸中國大陸當台勞,一下子又過去一年了。對照自己在登陸一週年時的感言, 居然一時想不出什麼可以說的。只覺得自己過去一年的日子過得非常非常的充實, 今天剛好是週末, 決定放自己一天假, 在家裡什麼都不幹, 好好休息二天。
今天與老闆進行績效考核
也就是performance review, 年終工作成績的自我檢討與被檢討. 閱讀全文〈今天與老闆進行績效考核〉
來大陸工作後去過的地方
北京, 上海, 天津
浙江省的杭州, 永康, 黃岩, 紹興,
福建省的廈門市, 漳州, 漳浦,
山東省的青島,
遼寧省的大連, 瀋陽, 錦州
吉林省的白山,
河北省的保定,
廣東省的深圳
江蘇省的揚州, 無錫
還有去了一趟美國出差. 大概就這樣子, 應該還會再增加中..
一日往返杭州出差記
因為連絡上的誤差, 本來應該星期一一早就出門, 星期二下午回辦公室的杭州出差行程, 硬是被搞成星期一傍晚才出發, 睡一晚, 星期二上午辦完事, 中午就得往回趕的超級趕場行程。
有趣的是, 飛往杭州的機票, 大概因為是淡季拼人氣吧, 居然買到了一點五折的票價, 這個票價比機場稅等附加費還低, 而且和坐火車的價錢都接近了。(回程就只能買到四折的票, 比較正常一點)。
去吉林省出差
家人才接來, 沒幾天就奉派去吉林省出差, 實在有一點對不起老婆..
要去考察的地方有點偏遠, 距離瀋陽和長春都有大約四百公里的車程, 又沒有機場, 所以只能先飛到瀋陽, 再坐汽車過去, 很累, 三天的出差行程有二天都花在交通上, 而去程又下雨, 氣溫也有點低, 盛夏才20度, 挺陰涼的。唯一的好事是一路上的風景很不錯, 聽說因為清朝把東北視為發源地, 下令封山, 不得大規模開發, 所以休養了三百年, 也因此造就了這裡的絕佳生態。
回程時天氣放晴, 所以雖然又坐了五六個小時的車回瀋陽, 但是一路上又看到很多不錯的風景, 包括經過了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墓, 也算是小小有一點驚喜。
老婆兒子來報到了
老婆今天來大陸, 時間上有點不太湊巧, 因為八月初公司另外正式派任我兼一個己經懸缺半年多的主管職位, 因為這個單位半年多一直沒有主管, 下面的研究人員只能處理例行業務, 所以問題挺多的, 而原來的工作仍然不能偏廢, 所以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就變得比較多。